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升华灵魂:四川民生发布李

来源:知识文库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四川民生发布编辑部副主任李龙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有关文章刷屏成为了“热点”。而朋友圈分享的“冰心散文”奖得主,中国作协、四川省作协会员,以《栀子花开》闻

作者:四川民生发布编辑部副主任李龙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有关文章刷屏成为了“热点”。而朋友圈分享的“冰心散文”奖得主,中国作协、四川省作协会员,以《栀子花开》闻名的著名作家曹蓉随笔,《阅读,是一种温柔安静的力量》,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和颤动。 我是一名“60”后,生于困难时期的我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接受着“那个时期”的“粗放教育”,更加之自幼懵懂顽劣,因此学习成绩真是有点孬。为此,没少挨严厉父亲“胖揍”的“奖励教育”。而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我高二下学期“醒事”:“知道该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了。”这,或许正应了坊间常说的那句“男娃子醒事晚”。 高中二年级下学期,那时我的母校“川化中学”实行分班教学。我因数学成绩“太恼火”,自愿“发挥强项”——记忆力较好而选择了读“文科班”。尽管我发扬“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但终因“发力太晚”,导致“百米冲刺”功亏一篑——以相差6分上“体检线”未能如愿考上大学。 怀着“来年再战”的雄心壮志,准备第二年继续高考。但因家中子女多,经济负担重,特别是当时我这高考成绩可“免考”上技术工人学校这一优惠政策,父母亲“斩断”了我的梦想,让我进入“川化技校”学习,希望以后当一名钳工技术工人。 进入技校后,我因为不太喜欢这个专业,就这样“混”了两年毕业了,进入了当时全国特大型化工企业的川化三聚氰胺厂,当上了一名钳工技术工人。 或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尽管自己已经端上了“铁饭碗”,但我依旧“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空闲时,小伙伴们喝茶聊天吹大牛,而我却独自躲在一旁看起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名著,用以打发时间,涵养自己。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先人们的这话自有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做为80年代末川化从西欧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三棸氰胺装置,自然是企业宣传的重点单位。厂里要成立宣传组,而当时已经是企业报骨干通讯员的我自然成为了“种子选手”而进入,当起了一名“职业写手”。 那时,在日常生产中,特别是在装置大修火热抢修现场上,白天认真采访工人师傅们吃苦耐劳工作场景,夜晚伏案认真细心写稿。有时写稿太疲惫,为防止睡着,便使用红色笔进行写作;完稿后在第一时间将“新闻”稿送到报社刊登。而我这一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和效率也受到组织和报社的肯定:“李龙的东西来得快!” 其实,哪是什么“来得快”,并不聪明的我只是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几年时过去了,当了几年企业报通讯员的我在1986年迎来了“机会”——那年报社因充实力量,做为优秀通讯员的我自然又一次被报社总编看中,调入报社当起了一名厂报记者。后又因工作积极肯干,勤奋努力,组织上批准我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后,进入了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新闻学院二部”学习。 在“中国新闻学院”学习期间,除完成正常要求的学业外,认真阅读课外书籍,成为了我最大的“任务”。我给自己定下了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天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必须看书学习到深夜12点以后。就这样,整个两年在校期间我始终坚持不懈。我这勤奋学习的精神后来在毕业典礼上还受到了学院图书资料管理室黎老师的表扬:“有些同学,借书证上只有几本借书记录,而李龙同学的借书证都换了好几个!”在学校课堂上,新华社、人民日报知名资深记者,专家们除传授真知外,给我们推荐了《新闻采访学》《新闻心理学》《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等一大批优秀书籍。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在“中国新闻学院”这两年的认真“读书”,给了我人生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她让我开拓眼界,“知事明理”,丰富内心,更才有了今天的我!“中国新闻学院”实习期间,先后到新华社北京总社、《四川日报》社等单位实习。在这里,我依然能看到新闻界资深前辈们看书阅读的场景,这些榜样形象至今历历在目。“厚积而薄发。”从“中国新闻学院”毕业学成归来回到企业工作后,2002年做为企业报角逐有《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媒体参加的“成都市年度好新闻”比赛中,我“抓到了一条新闻大鱼”,采写的长篇人物通讯《守望精神家园——记川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张洪恩7年义务办报栏》,夺得一等奖,被同行们夸赞:“游击队(企业报)打败了正规军(正规报)”,成为了企业报中的骄骄者。


文章来源:《知识文库》 网址: http://www.zswkbjb.cn/zonghexinwen/2021/0424/1069.html



上一篇:萍乡经开区消防开展党史知识竞赛
下一篇:“读书无用论”VS“知识改变命运”,你怎么看?

知识文库投稿 | 知识文库编辑部| 知识文库版面费 | 知识文库论文发表 | 知识文库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知识文库》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