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识文库》栏目设置[06/30]
- · 《知识文库》收稿方向[06/30]
- · 《知识文库》投稿方式[06/30]
- · 《知识文库》征稿要求[06/30]
- · 《知识文库》刊物宗旨[06/30]
记张光华先生与湖湘文库二三事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张光华先生是资深出版人。在湖南出版界,只要年纪稍长一点的,一提起她,没有不熟悉的。吾生也晚,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进入出版界后不久,她即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任上调任
张光华先生是资深出版人。在湖南出版界,只要年纪稍长一点的,一提起她,没有不熟悉的。吾生也晚,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进入出版界后不久,她即已由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任上调任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主管图书出版业务。我和她并没有多少交集,只是很欢喜听她一年一度的选题动员报告,非常专业,富有启 发性,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她说话也很有特色,碰到好的选题,总喜欢用“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来形容。这句话,差不多成了她的标志性语言。
真正近距离接触张先生,时常得到其耳提面命的机会,是在她退居二线,主持《湖湘文库》项目以后。
《湖湘文库》是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其任务是对湖南历史上的乡邦文献和先贤著述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总揽湖南丰厚灿烂地域文化的主要形态,以达成文献资料保护与利用并重的目标。该项目分两期进行,前期完成全套丛书702册纸质图书(含光盘)的编辑出版任务,后期则是对纸质版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构建网络传播平台。为按期完成这项在湖南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宏大出版工程,《湖湘文库》成立了编辑出版委员会。张光华先生受命担任该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负责所有项目的选定及内容把关。
2006年,项目刚刚启动,文库编委会正围绕项目整体框架、入选标准,以及具体项目等进行广泛的调研,征求各方意见。
这年7月的一天下午,张先生带队到了我们学校,组织召开了一个专家座谈会。会后,社里设宴招待他们一行。一阵寒暄之后,大家又转到下午座谈会的主题上,似乎意犹未尽。其间,张先生突然问我,对目前初步确定的这份目录有何看法。受宠若惊之余,遂将自己的看法和盘托出。在我看来,这份目录在结构上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既然是整理乡邦文献,就不能遗漏当时的报刊;其二,建议收录上限截止到1949年。换句话说,就是保留甲编而取消乙编,只整理出版1949年以前的历史文献。张先生不知道的是,之前,对这一项目,我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我的回答,纯粹出于礼貌,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哪晓得,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完全出乎我意料。只听张先生对在座的郭声健总编辑等人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在师范大学开了半天座谈会,效果还不如这一顿饭,想不到在餐桌上发现了一个适合做《湖湘文库》项目的人才。说完,她转过头来,一脸认真地对我说,文库编委会需要一个业务助手,你慎重考虑一下。不过要预先声明的是,到文库编委会工作,不能解决你的待遇问题。文库项目一结束,编委会就将解散。可以答应你的是,项目完成后,可以无偿得到一套文库样书。
这让我有点心动。打动我的当然不止于张先生对我的赏识与提拔,也不止于那一套价格不菲的文库样书,更重要的是觉得能够深度参与《湖湘文库》项目,可以一偿自己的夙愿。人生苦短,一辈子做不了几件事。作为一个出版人,在职业生涯中如能碰上一两个合适的重大出版项目,幸何如之!
调动一事最终没有办成,社里一关都没能过得了。得知我要调离,周玉波社长约我做了一次长谈,希望我能留下来。他这人很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谈到最后,甚至让我生出一种愧疚感来,仿佛再提调离,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幸而,整件事情,结局还算圆满。由于本人所学专业的缘故,自然就成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湖湘文库》的项目负责人,也可以说部分达成了参与该项目的心愿。废除乙编的建议,尽管不获采纳(文库编委会坚持保留乙编,有其更深层次的考虑。其一,《湖湘文库》的编写宗旨是尽可能涵盖湖南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甲编无法总揽,需要乙编为那些没有文献依托的湖湘文化提供展示平台;其二,《湖湘文库》的编写方针是“整理、继承、研究、创新”,乙编项目是研究、汇总归纳成果,为创新提供示范和基础;其三,纵观地域文化的整理,大多是甲编式,安排乙编,也是一种突破),可是,将湖湘旧报刊列入《湖湘文库》整理出版范围的提议,却得到了文库编委会的高度重视。座谈会后,文库编委会即通知我尽快拟定项目策划报告。策划报告提交后没几天,就成功获得了文库编委会的批准。
要在七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文库全部纸质版图书的整理、编写及出版任务,套用现在的时髦话语,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项目最终得以如期完成,除了文库编委会的坚强领导外,其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各参与单位及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文章来源:《知识文库》 网址: http://www.zswkbjb.cn/qikandaodu/2021/0730/1598.html
上一篇:说说问津模式
下一篇:福泽谕吉的近代观在日本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