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识文库》栏目设置[06/30]
- · 《知识文库》收稿方向[06/30]
- · 《知识文库》投稿方式[06/30]
- · 《知识文库》征稿要求[06/30]
- · 《知识文库》刊物宗旨[06/30]
用多种形式的线索串联知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有效课堂就应该彰显教学线索的完整性,以及知识线索的连续性,努力做到整体与部分的和谐。而要做到这样,就要追求教学环节的起承转合,换言之就是要探索如何让知识的引入、衔
有效课堂就应该彰显教学线索的完整性,以及知识线索的连续性,努力做到整体与部分的和谐。而要做到这样,就要追求教学环节的起承转合,换言之就是要探索如何让知识的引入、衔接、转换、照应做到通达自然的方法。
一、用故事线索串联知识
在教学中,针对一个课时中的若干知识点,有时需要将其分化打散,融入一个个短小明快的情境之中。知识量和信息量越大,需要创设的单元情境也就越多,这样一来,单元情境之间的转接自然就很密集和仓促。倘若能把这些环节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那么学生就不会花大量精力去解决琐碎问题,而是沿着这条主线顺次解决所有问题。例如,一位教师设计教案时,把三个环节并入“小袋鼠跳远比赛”的情境中,寓教于乐。
1.估一估。
袋鼠家族正在举行跳远比赛。
1号小袋鼠的成绩是比1米多一点;
2号小袋鼠的成绩是5米;
3号小袋鼠的成绩是1米;
4号小袋鼠的成绩是2米;
5号小袋鼠的成绩是比1米少一点。
师:3号小袋鼠的跳远成绩正好是1米。1号和5号小袋鼠的跳远成绩虽然不是正好1米,但与1米差不多,称为“大约1米”(软件演示:将其他袋鼠的跳远成绩与3号袋鼠的做对比)。与你心中的1米对比,或者与单位线段对照猜度,称为估测。
2.量一量。
师:5米是多长?量一量。(学生操作并汇报)
师:排名首位的小袋鼠比居于其次的小袋鼠多跳了几米?(学生先估测,然后度量)
3.画一画。
师:6号小袋鼠想勇夺第一,你觉得它要跳几米?结果它跳了7米,你能画出对应的长度吗?
二、用生活线索串联知识
在教学中,有一类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对这种发生在身边的知识,完全可以返璞归真,充分运用学生的原始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互学中分享。用生活素材作为教学的线索,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实践的功能,助学助教。
例如,“认识元、角、分”一课,一般分为两大程序:一是辨认人民币,二是计算币值。其实,这两道程序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一开始就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顾客和卖家,开设付钱、找零、化钱、借钱、抽奖等交易活动,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元、角、分。
三、用思维线索串联知识
知识的演变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教师能够把这条埋伏的暗线挖掘出来,作为串联知识的主线,把不同的例题或习题放到同一个主题下,那将有利于学生看清知识的本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如,“用画图方案解决现实难题”一课,苏教版教材编制了下列例题。
1.有一个长方形露天泳池,长度为8米;在扩建后,露天泳池的长度扩增了3米,这样泳池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泳池的面积有多大?
2.小马村原建有一个宽度为20米的长方形荷塘,后来荷塘的宽度被削减了5米,这样荷塘的面积减少了150平方米,求现在的荷塘面积。
分析这些题目,不难发现,这些题目大部分都是只变化一个量,但变化的对象与方式不同,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属于同类题,而“三思后行”第2题则是两个量一齐变化,难度增加。(如下表)
量的变化宽面积一个量变化两个量变化长 + - +++ - +题目配置例题“三思后行”第1题“大胆尝试”“三思后行”第2题
根据以上研究,我把上述题目进行改头换面,统一主题,用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程。
师(出示一块长方形露天泳池,长为8米,宽为6米):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生1:一个长为8米,宽为6米的长方形。
(教师补充问题:这个长方形泳池的面积是多少?)
师:要解决问题,需要画图吗?
生2:不用画图,直接用公式求解。
(教师呈示例题,学生解答受阻)
师:像这样无法一眼看出数量关系的题,该采取什么措施?
生3:画图……
(例题教学后)
师:除了长,还有哪部分发生了变化?
生4:宽。
师:对!另外,除了增加,还有其他变化吗?
生5:减少。
(教师出示“大胆尝试”和“三思后行”第1题,让学生画图解题)
文章来源:《知识文库》 网址: http://www.zswkbjb.cn/qikandaodu/2021/0120/535.html
上一篇:蜡染产品文化隐性知识挖掘研究
下一篇:破解能力不足干部“乱指挥”的路径探索